形态描述
形态描述 体密覆绒毛,头胸甲宽大于长,背面呈半圆形隆起,鳃沟明显,额后具一对明显突起,左右并列。额分3齿,中齿低位,明显小于侧齿,背面观不易见。眼窝小,背内、外眼窝齿钝,下内眼窝齿呈圆锥形。前侧缘具3齿;第1、3齿大于第2齿。后侧缘短于前侧缘,具一齿,齿端斜指侧面。
螯足粗壮,长节呈三棱形,边缘具粗颗粒齿,腕节背面具3枚突起,末缘有两枚锥形齿,掌节粗短,背面内缘有2-3颗粒突起,近可动指基部有疣状突起两枚。指长于掌节,末半部光裸,两指内缘均有钝齿。
第1对步足最长,第3对最短。前2对步足指节呈爪状,后缘具5—6枚刺。第3对步足掌节末端具一刺,与指节相对,其基部后侧有两枚刺,指节呈钩状。末对步足掌节末部具两枚刺,与指节相对,其基部后侧也具两枚刺,指节后缘具一小刺。
雄性腹部窄长,第6节短于尾节,呈方形:两侧具退化的尾肢,尾节呈长圆三角形。
雄性第1腹肢粗壮,近末端密具长羽状毛,末端圆钝,中央具一短刺。雄性第2腹肢
瘦长,呈细针状。雌性腹部略呈长椭圆形,分为7节:第6节也具退化尾肢,尾节呈桃形,宽大于长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♂ 21.0 22.0
♂ 25.5 27.0
♀ 26.5 28.0
♀ 29.3 31.7
螯足粗壮,长节呈三棱形,边缘具粗颗粒齿,腕节背面具3枚突起,末缘有两枚锥形齿,掌节粗短,背面内缘有2-3颗粒突起,近可动指基部有疣状突起两枚。指长于掌节,末半部光裸,两指内缘均有钝齿。
第1对步足最长,第3对最短。前2对步足指节呈爪状,后缘具5—6枚刺。第3对步足掌节末端具一刺,与指节相对,其基部后侧有两枚刺,指节呈钩状。末对步足掌节末部具两枚刺,与指节相对,其基部后侧也具两枚刺,指节后缘具一小刺。
雄性腹部窄长,第6节短于尾节,呈方形:两侧具退化的尾肢,尾节呈长圆三角形。
雄性第1腹肢粗壮,近末端密具长羽状毛,末端圆钝,中央具一短刺。雄性第2腹肢
瘦长,呈细针状。雌性腹部略呈长椭圆形,分为7节:第6节也具退化尾肢,尾节呈桃形,宽大于长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♂ 21.0 22.0
♂ 25.5 27.0
♀ 26.5 28.0
♀ 29.3 31.7
大小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♂ 21.0 22.0
♂ 25.5 27.0
♀ 26.5 28.0
♀ 29.3 31.7
♂ 21.0 22.0
♂ 25.5 27.0
♀ 26.5 28.0
♀ 29.3 31.7
生境信息
海拔范围
国外分布
标本信息
标本采集地 3♂、1♀,南沙群岛(9°00-11.50°N),1992.03.21;1♀,南沙群岛(5°45.23′N,108°14.52′E),水深87m,底质粗砂,1986.05.06.;2♂、3♀,南沙群岛(7°30′-8°00′N,107°00′-108°00′E),水深70m,1990.04.06;1♀,南沙群岛(4°30′-5°00′N,109°30′-110°00′E),水深113m,1990.04.12;1抱卵♀,南沙群岛(6°00′N,108°30′E),水深106m,1993.05.04。